发布时间:2018-11-23 文章来源: 作者1: 调研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先进制造业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郑州正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新时期,制造业必须适应技术创新发展新趋势,抢抓新信息化技术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打造低时延、高速率、广覆盖、安全可靠的网络设施,有效提升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的网络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云制造和大数据平台,构建“综合平台+专业平台”的云制造服务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数据中心;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无线传感网、智能控制网、视频监控网、物流配送网等应用网络的连接与集成,提高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网络服务能力。
二、提升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能力。
提升研发设计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在虚拟仿真的信息化环境中并行、协同地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以及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与仿真优化,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和产品设计质量;提升生产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设备,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和工艺优化升级,重点引导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制造业人、财、物等现代化管理需求,着力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产品和应用服务。
三、大力培育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
加快发展个性化定制,支持制造业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多品种、中小批量、准时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排单,开展以终端消费者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和按需生产,促进企业生产与消费需求对接,有效解决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库存和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产销动态平衡;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制造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传感、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信息技术,发展在线实时监测、远程诊断与维护、全产业链追溯、客户满意度及产品改进方向大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提高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推动企业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类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产品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和物流等信息化协作,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个环节资源的共享,快速响应终端市场需求,有效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柔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加大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力度。
实施信息化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专项工程,重点在食品、装备、汽车、电子、化工等主导产业、传统优势行业以及信息化基础较好的行业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实施工业大数据平台、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试点,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试点示范,集中要素资源培育一批创新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强、企业信息化水平高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在局部领域实现信息技术攻坚和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五、强化载体建设和要素保障。
强化融合发展载体建设,围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智能工厂、智慧园区以及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双创”基地等载体建设;强化科技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重点支持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和试点示范企业创新发展等项目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针对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需求,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着力培育一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全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家库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政策咨询、行业诊断、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