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11 文章来源: 作者: 12345
今年以来,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以企业服务为重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前三季度,五龙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82亿元,占年度目标75亿元的109%;固定资产投资因受郑上新区规划影响,完成20.2亿元,占目标36亿元的56.1%;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占目标3亿元的533.3%;主导产业规模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1.5%,高于目标1.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荥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7亿元,增长23.3%。在郑州六县市居第2位。
截止目前,荥阳市已引进项目29个,合同投资额 261.67亿元,均为超亿元合同项目。
荥阳市京城路街道重视企业发展 一是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困难问题,同时督促各企业抓住年底有利时机,开展满负荷生产,确保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全力服务郑州彩源凹印制版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河南彩虹光印刷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建成、早投产。三是做好新引进项目的协调工作。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安全生产两不误。
至目前,荥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82户各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118笔, 3.916亿元贷款。
荥阳市乔楼镇大力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一是健全服务网络,明确服务责任。将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员分片、分线、分企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二是突出服务重点,明确服务内容。将项目服务、财统服务、安全管理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只要是涉及企业的事,主抓领导与分管同志分工不分家,下去一把抓,确保为企业服务到位。三是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上来。分别到企业进行项目信息调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查、企业降幅原因分析调查以及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调查等。四是实行副科级领导分包制,践行“一线工作法”,明确服务企业,每名副科级领导至少联系两家规模以上企业。
关于缓解县域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破解企业融资的建议
1、地方政府应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环境招商、信用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地银行的信贷支持;二是发挥财政资金调节作用,建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构,引导担保机构增加担保资金,增强为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能力;三是积极引进组建外地银行在当地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推进股份制银行在县域的组建设立;四是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设立,为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条件。
2、应加强财政、税收等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是初创期的税费负担,改善小微企业财务状况。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建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稳定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更为重要的是,各级部门应努力为小微企业营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在符合国家总体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政策倾斜。
3、全面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在招行引资方面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融资特点,加快市外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引进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培育工作,建立起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农信社、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多层次贷款融资体系。同时,要积极鼓励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服务业务的担保公司在辖区扩大业务。
4、银行应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开发专门的信用评级系统,并持续改进信贷授信审批机制。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开发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对应产品,大力推广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链式担保、集群担保、多户联保、协会担保等担保方式,在抵押贷款方式上,适时推出应收账款抵押、库存产品抵押、原材料抵押等新型抵押贷款品种。此外,鉴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行业合作组织、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风险投资等机构的合作,开发综合化金融服务产品,完善产品链条。
5、创新金融服务。全面分析县域产业特点、企业结构和分布特征,在建立完善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如“银企对接会”、“金融机构进乡镇”等分行业、分产业、分区域的银企对接活动,实行精细化融资,提高融资的针对性与成功率。同时,要积极鼓励、帮助各金融机构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创新活动,大力推广存货质押、速贷通、同业联保、票据抵押、订单抵押、企业仓单抵押等新型融资贷款模式,全面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6、加快小微企业联贷组织建设。鼓励引导企业自发组织分行业,分地域建立联贷组织,行业协会等信贷组织,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供应链联贷联保融资模式,积极教育、引导小微企业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开展互补联合,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同行业、同地域相互熟悉、信任度高等特点,通过联保、互保等形式增强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能力,以解决担保难为出发点拓宽融资渠道。
7、着力创建良好的融资服务平台。针对县域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融资专业人才缺乏,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现状,要积极帮助企业引进财务管理、融资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切实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还可通过聘请专家,开办财务、税务、融资等专题培训与讲座等方式,提高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可通过专业的财务公司介入,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及融资报表、资料,为提高融资成功率奠定基础。
8、积极探索民间借贷正规化的多种渠道。放宽民间资金进入担保、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的门槛,进一步完善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和运作制,切实为民间资金正规化“开闸”,引导其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增加有效供给,并以些促进现有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