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9 文章来源: 作者: gsl
写在前面的话:在目前深入开展的“四信”(信念、信任、信心、信誉)活动中,我们在基层企业调研发现,受国内外复杂(多元)的经济形势影响,我们的民营企业依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人才难等一些问题。企业发展遇到了我国经济处于艰苦调整期这么一个特殊的困难时期。把脉经济大势、助推提振信心尤为重要。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发展越是困难,越是需要学习(教育培训)。能力成功取决于“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在商言“商”、商走商“道”。
谈到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在一次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不拒众流为江海,中国永做学习大国。因此,作为民营企业家,应该静下心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正所谓“虚者道之常也”。
日前,郑州大学国学高级研修班针对党政领导及企业家的高端国学应用课程“以应用国学为主导、以国学应用为目的”在郑大开班。商会同仁拨冗聆听国学大师剖析商业文明中人的睿智脉络,探讨智道、人道、商道,成功的非“常”之道。实属幸事,可共勉、可倡导。
本文为学习开篇,有关专题,秘书处将会按照商会今年工作总体安排陆续登载。
作为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凭借《道德经》为国人熟知,其在《道德经》中所阐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家智慧作为我国几千年来传承的瑰宝,“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其柔性管理艺术乃是企业领导者高屋建瓴地制定企业战略决策所借鉴的重要思想秘籍。
研读《道德经》关于“道”、“自然”、“无为”三个基本范畴,领略老子关于人类行为规律、处世方法与领导(管理)艺术的大智慧。
一、《道德经》智慧
1、关于“道”。简单说来,“道”就是万物的运行规律。
当今世界存在“有形”与“无 形”两种事物:一是“道”,即无形,简称“无”;二是万物,即有形,简称“有”。为什么将“规律”称其为“道”?是因为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之所以将规律称为“道”,是取人类出行必须遵循“道路”之意。(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司空见惯、不难理解。
2、道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动因。
我们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不陌生,问题是,当天地万物产生后,无形的“道”仍然存在于每个有形事物中,是其成长发育的动力,我们就要涉身触地的想一想。比如,金刚石与石墨的差异是碳原子的排列之“道”不同;生命的差异是DNA的排列之“道”不同。所以,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是变化的原因,这个东西是存在的,你看不见就是了;各种变化的原因都是来自这个你看不见的门。
在这里,老子讲到“道”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常道。常就是恒、永恒;常道就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之前便独立存在的宇宙本原与规律,无法用语言描述。二是非常道。非常就是非永恒不变;非常道就是指依赖具体事物存在的规律,可以用语言描述解说。比如,马道、人道等具体事物所遵循的规律。
3、“道 ”的运动规律。
正如我们常识相反,“道”法自然。最典型的就是“水往低处流”。我们说老子思想中的柔性管理即来自对水的敬畏与领悟。“上善若水”条幅装帧精美悬挂于办公室或体现在生活工作中不乏其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我们从滴水穿石会发现水的意志。
就完美的事物来讲与常识也是相反的。老子在这里给我们一组经典: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么,成功者的行为呢?也是与常识相反。就圣人而言,他是在民众后面的;当领导的,就是要走到民众中去倾听呼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然而,生活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由此,老子告诫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4、关于“自然”。
自然,就是事物本性的展现。春去秋来。四季更替;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然,就是万物的最佳状态。“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颈?”,野鸭加长它的腿脚,仙鹤去掉它的脖颈都是违背自然属性的。我们常说,小孩儿嘴里吐实话,就是本真的道理。
5、顺应“自然”是成功之路。
由上我们可以理解,要想成功,只有尊重事物的本性,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道理也许很简单,学者是天生的,搞研究的学者不用教;我们常说,他这个人就不是做生意的料,那么反之说,他这个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正如老子所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ei),或培或堕。
6、“因物自然”是管理正确方法。
老子在这里一连列出五个方面: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此,他总结到:“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7、违背“自然”是失败之路。
一是破坏生理自然导致病态。其典型案例就是欲望膨胀危害生命。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什么“减肥”呀、“增高”呀,“健脑”呀、“增智”呀等等,不一而足,自食其果。其违背常理的苦滋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二是违背伦理自然的社会恶果。其典型案例就是道德教化导致道德沦丧。比如,“文革”时期的子女造反父母,妻子状告丈夫;现代社会“一切向钱看”,“食品卫生泯灭人性”,“社会正义被践踏草菅人命”;甚至就有官员反问记者,“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呜呼,就有了呼唤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的时代强音!
8、关于“无为”。
什么是“无为”?无为就是指顺应自然的行为。一是尊重客观规律。“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二是“不折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怎么样才能做到“无为”?即“三无”(无欲、无知、无心)。老子所说的无欲就是破功名利禄之心,破荣辱贵贱之心;无知就是不出户知天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心就是无尘的心镜,婴儿之心。正如诸葛亮在“示儿”中讲到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底无私天地宽。
在处世方面,“无为”告诉我们:一是以柔克刚。“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二是不争之德。“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治国理政方面,“无为”告诉我们:一是无为之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二是为之于未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是以道莅天下。“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需要说明的是,老子在这里讲的“道”,不是儒家讲的道德、品行;而是万物得以运行规律;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在这方面的教训,不能说不深刻、不惨痛。老子形象的告诫我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研习老子的典籍,你会发自内心的认知、崇敬。他的“无为顺应自然”达到“无为无不为”思想成为我们处世立身的瑰宝。正如老子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二、“无为而治”与“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
我们说,老子思想的精髓是“无为而治”,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并不是让我们躲到深山里什么也不做,而是无为达到无不为。我本无欲,其心就像镜子一样,洞察事物的真相,顺着自身的规律来处世,从而达到无不为。
成功在于有“道”、在“道”,在于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在于按照我们看不见的内在的无形客观规律办事。骑马走马道、当官走官道、经商走商道;走哪一步干哪一件事,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与时俱进,应物变化”。
据新华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