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工商联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建立郑州钢铁贸易物流体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03-26 文章来源: 作者: 12345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钢铁贸易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钢铁贸易物流发展的助跑器。总的来说,促使我国钢铁消费量和产量增长的基本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二是城市化拉动了线材的需求,工业化拉动了板材的需求;三是整个钢铁产业的技术进步。

郑州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已成为我省乃至周边省份重要的钢铁消费市场和贸易流通市场,涌现出许多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钢铁贸易物流市场,如:中储国库、金马钢材物流中心、南三环钢材市场、天元钢材市场、宜隆钢材市场、融通钢材场、紫东钢铁企业园、六盛钢材、新亚钢铁物流园、华丰钢铁物流园等多家钢材市场及园区,钢铁贸易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构建郑州都市区注入了活力。

一、郑州市钢铁贸易物流发展状况

目前,郑州市注册的钢铁贸易企业近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年销售钢材总量约5000万吨,成交总额约1000亿元。郑州现拥有近20多家钢铁贸易市场,大到拥有铁路专线的中储国库、金马钢材物流市场,小到只有几家公司的钢铁贸易市场,但是从钢铁贸易市场的分布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钢铁物流园是一个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现货交易、仓储加工、金融服务、钢铁文化,连接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终端客户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钢铁物流基地。郑州市原有的钢铁贸易市场集中在物资大世界、中储郑州物流中心(俗称“国库”),后来除了中储郑州物流中心一直在原址外,其他的钢铁贸易市场搬迁到郑州新区、南三环、南四环。如:金马钢材物流市场在南四环、华丰在郑东新区、新亚在中牟县、六盛在新郑市、融通在圃田。市场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不利于调剂货物、物流配送,不便于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不能形成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而且在建设上进行重复竞争,短短几年间,仅有几家实力雄厚的钢铁企业围绕郑州南三环、四环进行圈地,建成大小10余家钢铁贸易市场 ,如郑州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会长企业金马钢铁物流市场、副会长企业河南六盛钢铁交易中心、郑州华丰国际钢铁物流园、河南新亚钢铁物流园、河南紫东钢铁物流园、河南融通钢铁物流园等。

    二、郑州市钢铁贸易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今年开始研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对包括市场格局、流通格局、企业商业模式等均将产生一系列的调整与转变。省、市已在2009年提出要把郑州打造成中部乃至中国的物流中心城市,而作为重要行业的钢贸物流业,其规划和发展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关注。现存主要问题如下:

(一)行业缺乏整体规划,物流成本过高虽然钢铁生产行业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也都有了清晰的发展规划,但钢铁贸易物流却始终没有完整的统一规划,这主要表现在钢铁物流各个环节没有理顺,布局也不合理。如在国库、南三环和南四环一带,仅有的几家钢铁贸易市场已经形成了规模,聚集了人气,但道路拥堵严重,并且面临拆迁;其他市场也大多分散,相隔甚远,或各自为政,从而导致物流市场无序竞争,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且成本过高整体效益不佳。

(二)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效益难以发挥,钢铁贸易物流企业经营条块分割,资源浪费严重。很多企业一开始就建有自己的运输部门、仓储部门,但物流资源却是“一盘散沙”,不能够集中整合,从而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综合效益十分低下,由于政府不能有效地整合这部分资源,致使钢铁贸易物流在流通过程中仍然是“你播你的种,我插我的秧”,这种狭隘的经营模式,使得单项物流无法形成系统物流,不利于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相对低下。目前钢铁贸易物流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使得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偏低,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钢材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当前,我市绝大部分“钢材物流中心”的技术装备大多处于传统物流管理水平上,与现代钢材物流要求相差甚远。二是与钢材相关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如SCM(供应链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中铁快运)、资讯提供商等,其管理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但由于开发的系统缺少个性化服务,常常不能满足和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投资环境尚待改善。政府在城市规划方面,对钢贸易物流的空间布局尚无明确指导意见,对各个物流节也没有配套措施,致使钢铁贸易流通环节复杂化,并增加了相关费用。由于政府提供政策环境不够宽松,特别是税收高于武汉、长沙等,至使郑州市的钢铁贸易市场向其他省份转移。

(五)缺乏科技人才支撑,物流现代化管理滞后。在钢铁贸易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的专业人才如:高级工程师、会计师、博士生、研究生几乎没有,一些钢材贸易公司不惜投巨资建立先进的板材剪切和加工配送生产线,却聘不到一些懂电脑软件管理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有的钢材仓库的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培训,导致物流管理水平整体不高、造成严重滞后的管理局面。

三、郑州市钢铁贸易物流发展的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钢铁贸易物流是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随着钢铁贸易物流的发展和全国物流一体化融合的进一步加快,未来现代化的钢铁贸易物流将迎来更大的变革针对郑州市钢铁贸易物流的现状,建议如下:

(一)统一规划,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紧紧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构建郑州都市区的理念,对于郑州乃至河南的钢材贸易物流市场比较分散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进行中长期规划,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突显郑州钢铁贸易物流的战略地位,立足行业引领,突出产业聚集,形成集运输、储运、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一体的、稳定的钢铁贸易流通集散市场和钢铁贸易物流园区,力争把郑州市的钢铁贸易物流打造成中原经济区的物流航母。

   (二)推行电子商务,转变流通模式。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务网络,大力推行电子交易,带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重新组合,并与钢铁生产企业、流通商和终端用户一起利用电子商务,弥补现有的钢铁贸易物流流通体制的不足,建立统购分销、加工配送、连锁经营相融合的现代钢铁贸易物流分销流通模式,引发和加速现有的钢铁贸易物流流通领域的重新洗牌, 

(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钢铁贸易物流业的发育、成长,都需要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来支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当以需求为导向,在提供宽松政策的同时应起到“规划引导、政策推动、搭建平台、规范运作”的作用,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全市现代钢铁贸易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环境。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的纽带作用,对钢铁贸易物流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和研究,提升产业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四)加强科技引领,注重人才培养。要学习借鉴上海、天津的做法,引进和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钢铁贸易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世界上先进国家的钢铁工业都建立了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如美国建立了物流业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日本物流协会也有多项在职培训。加入WTO以来,我国钢铁贸易物流业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大力引进和普及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达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逐步推进我市钢铁贸易物流向标准化、电子商务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五)进行产业化运作,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引导钢铁贸易流通企业充分认识现代钢铁贸易物流业发展的前景和面临的形势,按照现代物流技术的要求组织运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使郑州各家钢铁贸易企业在物流体系的支撑下优化资源配置,对各个物流环节进行一体化运作,不仅可以提高运营的质量,更能全面提升郑州钢铁贸易物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