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工商联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首页 > 专题 > 郑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巩义市工商联搞好“四个结合”力求活动内容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2013-08-29 文章来源: 作者: 12345

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偏面做法和内容单调的形式主义,我们注重做到“四个结合”,不断扩展活动的外延,充实活动的内容,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一)紧密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巩义发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2013年中心工作,市委统战部、工商联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整体思路,要求广大非公企业和非公代表人士解放思想,明确思路,找准定位,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全市目标增砖添瓦,争做奉献。

  1、开展“解放思想,转危为机”大讨论。在当前国内外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等严峻形势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的迷失了方向,有的坐等形式好转,有的干脆歇业停产坐以待毙。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广大企业中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危为机,开拓创新,再创辉煌”的大讨论。工商联多次召开座谈会,组织企业到四川、湖南、江浙等地参观学习,找市场,找信心。特别是在昆山学习考察后,企业家深深地感受到了内地企业和发达地区产业间的差距。一块同样的铝板到了人家手里,利润成倍增长,关键是他们开发的产品,科技含量高。许多企业家回来以后感叹说,对中央提出的调结构、企业转型等政策措施过去感受不深,认为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感受到确实点到了企业发展的软肋,中央的决策确实英明,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学习研究中央的有关政策。

 大讨论带来思想大解放,大解放带来大发展。截止6月底,全市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88项,完成固定资产212.9亿元,增长23.2%。总投资45亿元的中孚实业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材项目,20亿元的鑫泰铝业铝合金汽车散热器及散热器工业园,15亿元的顺源宇祥新型铝型材项目,15亿元的万洋国际商贸城一期项目,6.2亿元的中原新材料研发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成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坚持“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的发展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铝加工、耐材、机械、化工、煤炭是巩义市的传统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些行业耗能高,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为此巩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向“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倡导非公企业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提出“早转早主动,晚转更被动”的口号,并开展了邀请省外专家学者来巩讲课,组织“巩义企业家看巩义”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41.6亿元,其中铝及铝深加工业完成投资59.9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17.7%,金属制品业及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40%以上。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全市实施高新领域重大科技项目11项,郑州市科技计划40项。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3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得到了郭庚茂吴天君、陈雪枫等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助推巩义发展。我们充分发挥统战系统和商会联络广泛的优势,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全市大招商活动。今年以来,我市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前10强企业开展产业链、价值链招商,共组织招商活动50多项,推介、洽谈项目90个,累计引进项目19个,总投资93亿元。上半年,全市引进郑州市外资金4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703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6956万元美元,成为河南省唯一的201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4、积极引导企业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推进道路大建设,城市大发展,城镇大提升,环境大改善,我们积极支持和引导广大非公企业及非公人士踊跃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组织了“帮扶共建”和“村企结对”活动。截至目前,参与帮扶共建企业14家,共建设区14个,投入资金22210万元;捐建项目14项,计划投入资金9520万元,已投入资金4810.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187个,实际就业5200多人。村企结对25家,参与帮扶企业50多家,帮扶项目24项,投入资金5201万元;公益捐款141.73万元,捐建学校4所,修路5.6公里,修建图书馆1所,帮扶贫困人员838人,资助贫困学生1558人。

(二)把开展活动与争创五好商会相结合,推动基层商会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借着开展活动的契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支持,按照《河南省县级工商联“一个设立、五个确保”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工作。目前我市工商联主席担任政协副主席,工商联党组书记由统战部分管经济工作的副部长担任,市里的各项重大活动及会议邀请工商联参加,市委书记亲自过问工商联工作。工商联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公务员6人,车辆一台,今年搬入了新的办公楼,办公用房7间,办公设备齐全,同时在市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增拨了10万元教育培训经费。工商联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年初以来召开了九届三次执委会,开展了春节扶贫送温暖系列活动,进行了“光彩杯”表彰,组织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议案280个,同南昌县工商联结交为友好商会,并制定了《执委会委员管理办法》,《基层商会管理考核办法》,整体做到了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

(三)把开展活动与非公企业党建相结合,扩大非公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巩义市目前共有非公企业2288家,其中规模以上361家。今年在派出非公党建设考察组赴江苏、浙江两省专题学习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工商联、科工信委等八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全市非公党建党委,紧紧围绕“管、建、联、育”四个方面,以组建党组织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为重点分片分类实施。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02家,选派党建指导员432人,建立工会组织855个,团组织136个,女工组织355个,基本上实现了党组织应建尽建,指导员应派尽派两个覆盖。

(四)是把开展活动与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相结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企业用人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的解决力度,推进企业发展。

1、举办招聘会,解决用工难问题。今年3月份和7月份工商联联合人劳局共举办2次招聘会,参加企业165家,提供5020个岗位,现场2000余人参加,当日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70余人。

2、举办企业与银行签约推介会,解决融资难问题。4月份,召开了企业与浦发村镇银行签约推介会,浦发村镇银行现场与康百万机械、弘丰电缆、璐宁线缆3家企业签约,授信金额600万元。5月份,企业与建设银行签约推介会召开,建设银行现场与科泰耐材、天祥耐材、宜欣机械、顺源铝业等20家企业签约,授信金额达6亿元。6月份,农村信用社与24家企业召开座谈会,授信1.5亿元。7月份,工商行、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与回郭镇工业园区14家大型企业召开银企了座谈会。上半年市财政局金桥担保公司还发放小微企业创业贷款4100万元。通过银企共建,缓解了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通过土地置换解决用地难问题。用地难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市工商联通过调研,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在不减少耕地的情况下,通过集中开发社区,土地置换,缓解了企业用地难问题。

4.积极开展维权服务。工商联在企业维权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律服务中心,上半年共处理案件32起。与工会、人劳局共同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与市纪委优化办建立协调关系,共同优化市场环境,共处理纠纷9起,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