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工商联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首页 > 专题 > 郑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荥阳市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创新基层商会和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工作

发布时间:2013-09-09 文章来源: 作者: 12345

乡镇、街道商会作为县(市)级工商联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2013年荥阳市委统战部、荥阳市工商联借助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平台,注重加强乡镇、街道基层商会组织建设,促进乡镇、街道基层商会职能和作用发挥,在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高度重视基层商会班子建设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商会的作用。在基层商会换届过程中,严格班子成员的考察,推选出政治素质高、经济实力强、社会影响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商会班子,以增强商会活力。借助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在基层商会中开展“五个有”(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活动内容)创建,指导帮助各基层商会完善各项工作规则和实施细则,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工作开展起来更加规范科学。目前,全市各乡镇商会均已实现独立的办公场所,专职办公人员也均已到岗,办公设备、活动内容及经费也正按照标准逐步达标。同时,我们通过互学互评、以点带面,指导126家有党组织的企业全面开展党建工作,通过党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示范带动。经常组织商会班子成员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引导教育,同时,注重把优秀人士安排为政协委员或推选为人大代表,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

二、强化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我市积极探索、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并通过宣传舆论、评先表优和综合评价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引导力度,引领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做到义利兼顾、勇于担当,帮贫助困、回报社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全市非公企业中深入开展了系列活动,组织商会负责人及会员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举行 “中国梦·企业梦”座谈会、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企业梦”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等,坚定了广大企业家对我国发展道路的信念,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同时,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将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梳理上报给市主要领导,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加快自身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方面已形成自觉意识。

三、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商会作用发挥

在加强引导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定期组织商会开展联谊活动,渗透“双思”教育,制订行业自律制度,引导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目前,我市不少同业商会企业之间技术、人员、设备、材料、资金已经实现了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如:阀门业商会中的“六阀联盟”模式,企业间坚持信息共享、设备互助,共同竞标、共同采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基层商会还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融资“绿色通道”等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赢得广大企业的支持,也使基层商会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四、选准活动载体,激发商会活力

今年,我们通过对乡镇(街道)商会调研,在全面了解基层商会的实际情况,听取商会领导和广大非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全市基层商会中开展以“送温暖”、“促就业”、“帮学子”、“助慈善”为主题的“同心帮扶”系列活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全面激活基层商会在参与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印发了全市“同心帮扶”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各乡镇(街道)主抓领导和基层商会会长参加的动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按照要求,分别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合各自实际的活动方案;各基层商会遵照形式丰富多彩、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双赢目标的要求,引导会员企业广泛参与活动,推进活动扎实开展,形成声势,见到实效,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基层商会牵头、有关部门支持、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会员企业参与系列活动的情况、受助群众生产生活改善的情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选取高山商会作为试点,通过内部刊物、网站等及时报道该商会系列活动的动态,以典型引路,有力带动各乡镇(街道)商会活动的顺利开展。

今年来,全市15家乡镇商会带领3750多名会员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同心帮扶”系列活动,效果显著。在“送温暖”主题活动中,会员企业走访慰问贫困户、困难党员、困难职工、老复员军人、“三老”人员、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共计2000多人次,累计帮扶物资84万元;在“促就业”主题活动中,近百家非公企业参与全市“春风行动”大型就业招聘会,提供30多个工种的1000多个就业岗位;在“帮学子”活动中,18家企业参与金秋助学活动,共捐资210万帮助500多名贫困学生;在“助慈善”主题活动中,20多家企业提供300多万元用于扶危济困等慈善事业。如少林汽车有限公司为雅安震区捐赠了价值100多万的校车和公交车;乔楼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为白血病患儿捐赠20万元进行救治。全市15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8.2亿元参与新型农村建设。其中,郑州荥锦绿色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投资10万元为辖区吉家砦村修建文化活动广场一座。同时,企业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方面也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13年金秋助学活动,共有18家企业捐资210万为5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其中,河南新田置业公司独家捐赠30万元帮助150名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商会班子凝聚力和自信力,提高了商会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广大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跟党走的自觉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民生事业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同时,在促进就业、技术升级、改善环境、维护稳定等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