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13 文章来源: 作者: 12345
今年以来,新密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积极组织、引导全市非公经济人士大力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主动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一、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发动
为切实做好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引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确定了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并根据《意见》要求,每年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明确工作重点,积极组织推动。
二、探索组织形式,规范工作内容
根据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把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划分为4个工作方面,积极组织推动。
(一)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选择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或重点产业的某些环节给予技术、信息、资金等支持,如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推进“一村一品”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经济主体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参与和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已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12个,生态林果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1家,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
(二)支持农民培训就业。通过订单培训等方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可以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生产。在刘寨镇工商联会员崔建枝的带动下,周围已有14个乡镇的留守妇女600多人开始经济作物种植,她本人也获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颁发的家产品经纪人五级技能证书。
(三)支持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可以支持农村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如村庄规划、项目规划、房屋设计、社区建设、保障房建设等,或为农村规划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可以参与农村街坊路硬化、垃圾消纳、污水处理、农户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庄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农村进行环境整治、绿化美化。
(四)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可以通过帮助农村修建学校、卫生室、文化室、体育活动场所等,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可以支持农村福利机构、农村慈善事业发展,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可以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注重典型引导,促进全面发展
在组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工作方面,培养一批独具特色的典型。
在农民培训就业方面,先后举办了4次大型非公企业招聘活动,共安置农民就业554人,残疾人就业120人,培训技术骨干500多人次,培训金额40余万元。在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共有31家企业与村结对共建,帮扶再就业人员2113人,扩充农村图书室3个,修路50多公里,帮助“三老”人员31人,捐建新型农村社区辅助性配套设施项目15个3900多万元。河南中强建设有限公司投资近2亿元建成10多万平方米保障房。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启动了“千人百户助学”活动,今年8月共捐助211名贫困学生,整修学校10余所,捐助资金43.7万元。在抓典型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总结经验,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今后,我会要继续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指导,按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义利兼顾,互惠互利;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早日实现我市“干净整洁、结构优良、富足文明、风清气正”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